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合成了一种物质A。
⑴经分析,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A中C、H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C)=69.76%,w(H)=11.63%,且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则A的摩尔质量为 。
⑵该兴趣小组同学对物质A结构进行了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可能含有一个碳环和一个醛基 B.可能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羟基
C.可能只含一个碳氧双键官能团 D.可能是环状的醚
⑶若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且A可以和金属钠反应生成H2,但不能在Cu作催化剂下被催化氧化。(提示:羟基与碳碳双键相连的结构不稳定)
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A的结构简式 。
⑷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B分子中不含支链,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B发生银镜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
在一定温度下将3 mol CO2和2 mol H2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O2(g)+H2(g)
CO(g)+H2O(g)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2)已知在7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6,则该温度下反应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K2=_____,反应
CO2(g)+
H2(g)
CO(g)+
H2O(g)的平衡常数K3=________。
(3)已知在1 0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为1.0,则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
| B.c(CO2)=c(CO) |
| C.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 |
|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5)在1 000 ℃下,某时刻CO2的物质的量为2.0 mol,则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该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
(1)在25℃、101kPa下,16g的甲醇(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352kJ的热量,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已知:H2(g)+Cl2(g)="2HCl" (g)△H=﹣185kJ/mol,E(H﹣H)="436kJ/mol," E(Cl﹣Cl)=243kJ/mol则E(H﹣Cl)=
(3)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H= KJ·mol-1;
②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4)①如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 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mol NH3放出热量为: .
②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mol N2和3mol H2,达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20%,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则Q1的数值为 ;若在同体积的容器中充入2mol N2和6mol 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2 kJ,则Q2 2Q1(填“>”、“<”或“=”)
有如下化学反应:2A(g)+B(g)
2C(g),△H<0。
(1)若将4 mol A和2 mol B在2 L的容器中混合,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用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2s时物质B的浓度为__________;
(2)若将4 mol A和2 mol B加入体积不变的容器中,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2 mol。此时,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若再通入少量B气体,体系中A的物质的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A的物质的量再达到与原平衡状态相同,可采取的三种措施有 、 、
(1)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n+,其原子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为A-x+n,则m g Rn+的核外电子数为
(2)今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K+浓度是0.2mol·L-1,SO42-的浓度是0.7mol·L-1。则混合溶液中Al3+浓度应等于
有一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Na2SO4、CuCl2、Ba(NO3)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②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③取滤液做焰色反应,可证明滤液中含Na+,不含K+。
由上述现象推断:(1)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2)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 ,请设计实验证明其是否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