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某反应中,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时,该反应吸热 |
B.同温同压下,4Al(s)+3O2(g)===2Al2O3(s)在常温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
C.稀溶液中:H+(aq)+OH- (aq) ===H2O(l);ΔH=-53.7KJ/mol ,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 |
D.由C(石墨)=== C(金刚石)△H= +1.90 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一定条件下,RO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RO+F2+2OH-===RO+2F-+H2O从而可知在RO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4 | B.+5 | C.+6 | D.+7 |
电解饱和食盐水简易装置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
实 验 |
操 作 |
A |
钠与水的反应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 钾溶液500 mL |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
C |
闻氯气的方法 |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 |
D |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 需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烧杯,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
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
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
④向含足量的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据以上事实,判断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镁粉只能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
B.水是镁粉与溴发生反应的催化剂 |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
D.镁粉与溴水中酸逐步发生反应,导致溴水褪色 |
某地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废水所含离子不同):Ag+、Ba2+、Fe2+、Na+、Cl-、SO、NO、OH-。若两厂单独排放污水都会造成较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能变得无色澄清,溶质主要含硝酸钠,污染程度大大降低。根据所给信息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Na+和NO来自同一工厂 |
B.Cl-和NO一定来自同一工厂 |
C.Ag+和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
D.SO和OH-可能来自同一工厂 |
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A.MnO2+4HClM失去2e-nCl2+C得到2e-l2↑+2H2O |
B.3S+6KOH===K2S失去4e-O3+2K2S得到2e-×2+3H2O |
C.KClO3+6HCl===KCl得到6e-+3C失去6e-l2↑+3H2O |
D.2KClO12e-3MnO2△2KCl+3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