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请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一起来探寻中华民族的“追梦之旅”吧!(7分)
【破碎的梦】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美丽的山河。
——《复兴之路》第一章《山河祭》
(1)请回答:清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分)
【梦醒时分】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
(2)第三次灾难之后让某些中国人有所惊醒,之后他们采取什么行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1分)
【圆梦之旅】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哪次会议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分)
【奋斗之梦】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4)写出材料中“南昌起义”发生的时间(年月日)。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1分)
【富强之梦】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5)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开始于哪一事件?(1分)
(6)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探索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1分)
阅读下列材料:共18分
材料一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材料二越窑的青瓷,胎质细薄,釉色晶莹,人们赞美它“类玉”“类冰”。邢窑的白瓷,有“类雪”“类银的称誉。
材料三 长安城内两个市,各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一种工具的描述?其主要作用是什么?(4分)
(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除材料二中的“青瓷”“白瓷”外,这一时期最为有名的陶瓷种类还有什么?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长安城内两个市”指什么?它们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长安,在当时的地位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请回答:
(1)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图一中的人物是谁?她是哪位皇帝的皇后?
(2)简要叙述她的政绩。
(3)图二是该人物留下的“无字碑”,据传是取其功过是非让后人评价之意。假如让你用一句话对她进行评价,你该怎么说?
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⑤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章号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 |
春联编号 |
第一章 |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
② |
|
第二章 |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
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第三章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全面免除农业税 |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涎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4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是什么?(4分)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没计师是谁吗?(2分)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4分)
(3)展望来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4分)
(12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请你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 运动,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 改造。
(2)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 和 运动。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 。
(二)得出结论:
(4)上述两种农村政策的不同影响,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