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 1770—1861年英国煤产量变化图(见下图)
材料二 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
(1)简析从1770—1861年,英国在不同时期的煤炭产量变化的原因。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2) 以交通工具的发明为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请将下表填充完整。
类别 |
时间 |
交通工具 |
发明人 |
水路 |
1807年 |
① |
富尔顿 |
陆路 |
1825年 |
火车机车 |
② |
陆路 |
1885年 |
③ |
卡尔.本茨 |
空中 |
1903年 |
飞机 |
④ |
材料三 化学药物的生产起始于工业革命时代……环境健康的一系列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各种形式的辐射,二是由于化学药物在源源不断地生出来,杀虫剂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原来的美国,到处可以听到鸟儿的美妙歌声;现在的美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没有鸟儿飞来报春而只是异常寂静了。
(3)通过对材料二、三的学习,你有何感悟?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主持人蒋昌建来到历史课堂调查学生从歌曲中搜索历史事件的大脑记忆情况,下列歌曲与相关历史记忆不正确的是
A.“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歌词中的“天路”是指青藏铁路,它是在“一五”计划中建成的 |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带领大家“站起来”的是毛泽东 |
C.“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唱出了我国民族间的大团结,这得益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 |
D.“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位老人指的是邓小平 |
请你参与“对外学习,借鉴国际”的研习活动。 (12分)
(1)填充表格,A处应是什么?
A处: 。(2分)
【图示解读】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下图)
(2)1929—1932年和1933—1937年美国股市走势不同的主要
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1929—1932年原因: 。
1933—1937年原因: 。
(3)从美国股市的复苏,我们得到什么启迪?
启迪: 。(2分)
(4)小红、小欣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是否正确?请简要说理。(4分)
是否正确: 。
理由: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生铁产量1848年为200万吨,1870年时已增长到600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一半,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 。(2分)
材料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
(2)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 。(2分)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与美国迅速崛起的共同条件。
共同条件: 。(4分)
材料三:1926年中国勉强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仍以传统的展品生丝、茶叶、江浙绸缎、江西瓷器、福州漆器为主……不少展品获奖,但这些奖项并不代表着褒扬和反映我国当时社会经济各方面最新成就。“赛会得奖,实赖祖宗先人之荫庇,非我今日之德能”。
(4)结合材料三,谈谈你“赛会得奖,实赖祖宗先人之荫庇,非我今日之德能”的感触。
感触: 。(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海上丝绸之路代之而兴。唐宋代时期,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1)据材料一,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
主要因素: 。
材料二:明初海禁,加之战乱影响,泉州港逐渐衰落,漳州月港兴起。清代闭关锁国,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泉州港衰落给予哪些历史反思。
历史反思: 。(4分)
材料三:2014年泉州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主题是建设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
(3)请你参与筹办这次活动,围绕活动主题,设计某一方案。
方案: 。(3分)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阅读材料,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材料三: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元朝设置了什么机构对该地进行了管辖?[来
(2)从《元疆域图》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还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澎湖和琉球?
(3)材料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它与元朝统一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