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防城港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要求。
材料:丞相王绾等进言说:“①诸侯刚被击败,②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如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抚他们。③请立皇子们为王,④希望皇上批准。”
廷尉李斯议论道:“⑤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族的人很多,可是后代日益疏远,像仇人般互相攻击,诸侯相互讨伐,周天子不能禁止。⑥现在天下依赖陛下神灵得到统一,⑦都设置了郡县,皇子功臣都用国家赋税多多赏赐他们,很容易就控制了。⑧天下没有异心,这就是安宁的办法啊。”
——《史记》
讨论主题 |
(1) |
2分 |
|
人物 |
主张 |
理由 |
|
王绾 |
(2)A (填序号) |
B (填序号) |
2分 |
李斯 |
(3)A (填序号) |
B (填序号) |
2分 |
皇上决策 |
(4)采纳A 建议,推行B 。 |
2分 |
说明:(2)、(3)每空只能填一个序号,多填、错填不给分。
材料题 (本大题共16分)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引自《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卫鞅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魏主”是谁?“魏主”将都城迁到哪里?“魏主改革”的作用又是什么?
历史小论坛:学完第六课,明明对奇奇说:“考考你?”奇奇说:“这次轮到我考你了吧!请听题: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同意”。“那请说明理由”。明明头头是道地说了起来。你觉得明明应怎样说才算有道理呢?
材料一:公元1872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八,一批年龄在10岁到15岁的少年,在15日登船出发,目的港是旧金山。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踏上美国的土地。……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10年,终因遭到反对,半途夭折,功亏一篑。
材料二:据国家教委公布的数字,80年代以来,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愈30万人。
材料三:2004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了《爱尔兰时报》助理总编唐纳荷的采访时说到:“中国在爱尔兰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叫萧伯纳,他说过:‘我们是朋友,如果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那么每个人最后得到的只是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给我一种思想,我也给你的一种思想,那么我们都得到两种思想。’开放、学习会使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提到的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一事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重大运动中的举措?
派青年才俊出国学习是为什么?中途召回又是因为什么?以此你有什么感受?
材料二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说你读完材料一、二、三后的感受。
信息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信息二: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信息三: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请你根据以上三个信息中的提示,给洋务运动一个公正的评价。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筹办夷物始末》同治朝第25题
请回答:材料中的内容是清朝什么政治派别的主张?你是依据什么内容得出这一结论的?
这一派别在19世纪60----90年代进行了哪些主要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