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环己酮是重要化工原料,是制造尼龙、己内酰胺和己二酸的主要中间体。实验室常用铬酸氧化环己醇制备,但铬酸较贵且污染环境。某化学兴趣小组尝试用中学化学更常见的次氯酸钠代替铬酸制备环己酮。有关物质信息、实验流程及实验装置图如下:
环己酮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密度为0.95 g/mL,熔点为—45 ℃,沸点为155 ℃,溶解度(100 mL H2O)为2.4 g (31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开始的前5min内,为了将体系温度维持在30~35℃,除了用冰水浴冷却外,采取的措施还有           
(2)加入饱和NaHSO3溶液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确保加入的饱和NaHSO3溶液已经足量,可以取少量烧瓶中的液体,加入           (填写应该加入的试剂),若看到            ,则说明NaHSO3溶液足量。
(3)为将馏出液的pH调至中性,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无水碳酸钠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固体

(4)调节pH后还需加入精制食盐,其目的是           ,“取有机层”时使用的主要仪器是       (填下图对应的字母)。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定量研究的方法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2×10-2,Ka2=6.3×10-3,H2CO3的电离常数Ka1=4.4×10-7,Ka2=4.7×10-11。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
请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自选。
供选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图所示:

根据要求填空:
(1)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________________。
(2)设V(Cl2)/V(CH4)=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值应____________。
(3)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
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4)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置换出黑色小颗粒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____。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编号)。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e.CCl4

为了验证碱金属元素和第三周期金属元素金属性的相对强弱,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金属钠和金属钾分别放入盛的烧杯中,观察到钾的现象是;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将镁条打磨至银白色后放入盛有上述物质的试管中,明显现象(填“有”或“没有”),后(填操作名称)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打磨好的镁条和铝条分别放入盛的试管中,观察到明显的现象,铝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由(1)(2)(3)可得出的结论是
(4)某同学在学习了电化学基础知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X、Y分别是Mg、Al)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生氧化反应的负极金属性强,但发现镁条上有气体产生,由此得出了与实验(3)相反的结论,你知道这位同学所用的Z溶液是,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某同学为了验证Fe3+是否能氧化H2SO3生成了SO42–,他用50mL0.1mol/LFeCl3溶液吸收制取SO2气体的尾气,进行以下实验:
(1)检验吸收液中的SO42–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Fe3+能够把H2SO3氧化成SO42–
(2)请配平并完成上述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
2FeCl3+SO2+==2FeCl2+H2SO4+2HCl,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_____ (写化学式)。
(3)吸收液中除了含有H+、Cl、SO42–以外,对其它成份(Fe3+、Fe2+、H2SO3)的可能组合进行探究:
①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存在Fe3+、Fe2+
假设2:溶液中存在
假设3:溶液中存在Fe2+ 而不存在H2SO3(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假设。请在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以不填满)。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试管、滴管、0.1moLL-1KMnO4、0.1moLL-1KSCN溶液、品红稀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用试管取样品溶液2-3mL,再用滴管取
若出现血红色,则假设1成立;若未出现血红色,则假设2或假设3成立。
步骤2:

结合步骤1的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_(填入编号,单选)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下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_口进入,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单选)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