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中②的实验目的:
编号 |
实验目的 |
碳粉/g |
铁粉/g |
醋酸/% |
① |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
0.5 |
2.0 |
90.0 |
② |
|
0.5 |
2.0 |
36.0 |
③ |
碳粉质量的影响 |
0.2 |
2.0 |
90.0 |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吸氧腐蚀;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 。
(3)该小组对图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
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 ;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 。
(8分)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H2、D2、T2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质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8分)已知微粒A和B为分子,C和E为阳离子,D为阴离子,它们都含有10个电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质可电离出C和D;A、B、E三种微粒反应后可得C和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
(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3种微粒: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A、B、E三种微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以下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
2 |
① |
② |
||||||
3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4 |
⑨ |
⑩ |
(1) ⑧和⑤的元素符号是______和_______;
(2)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是______,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填写元素符号,下同)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⑦、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B、C分别构成电子数相等的化合物W、K,且W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A、D、E构成化合物Y,A、B、C、D构成化合物X,且X、Y均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是1∶1的离子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Y的电子式为________;W形成________晶体。
(2)与E同主族且为第7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为________。
(3)在同主族氢化物的递变性质中,K的沸点反常,这可以用________来解释(填字母序号)。
A.共价键 B.离子键
C.氢键 D.范德华力
(11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编号 |
元素特征信息 |
A |
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
B |
阴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
C |
其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与B可以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 |
D |
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都有两性,与C同周期 |
E |
与C同周期,原子半径在该周期最小 |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C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A、B、C形成的化合物M的电子式________;
(3)实验测得DE3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则DE3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4)D单质与M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