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短文(5分+5分)
(1)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低于20Hz,当声波的频率在2-10Hz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头晕等症状,其中5Hz的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的频率极为相似,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 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 ② .
(2)短文C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3)从短文C 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 左右.
(4)综合上面的短文,请你写出声波的一个利用: .
(2) 热 管
如图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垒属管(如图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__________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_________“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_________.(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①停止“制冷”② 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会“拐弯”的声音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会“拐弯”。
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
原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__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1020m,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______s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
(3)自从无锡高速火车通行后,每天不同时刻都有火车经过离我们家或学校不太远的地方,你注意过吗?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请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间里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1)为了保证空气流通,小刚家的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且换气扇与电灯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闭合开关时,换气扇和电灯同时工作。
①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的电灯、换气扇(用M表示)和控制它们的开关正确连入电路。
②换气扇能将卫生间内的污浊空气排出,下列描述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与换气扇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填字母序号)。
a、拦河大坝建成上窄下宽 b、飞机的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 c、列车的铁轨铺设在枕木上
(2)卫生间常装有防止下水道“异味”上逸的装置。如图1是小刚家安装在洗手盆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它利用了的特点,使U形管中始终留有一部分水,封堵下水道中的“异味”。小刚家的卫生间地面上还装有防止反味的地漏,如图2所示,其结构是一个“扣碗”(图甲)倒扣在存水杯,存水杯与下水管相连(图乙)。
一次,小刚全家外出旅行,一段时间后回到家中闻到卫生间有下水道反上的“异味”,经排查“异味”来自地漏(地漏及其连接均完好)。妈妈取下“扣碗”临时用抹布将地漏下水管口堵上。小刚认为这样做会影响地漏的正常使用,于是他拿掉抹布,观察存水杯的内部情况,并联想学过的物理知识,找到了造成地漏反味的原因是。随即他想出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马上就解决了地漏反味的问题,并且不影响地漏的正常使用。他的做法是:
图1图2
“嫦娥奔月”的梦想
2013年12月2日1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甲所示),奔向38万千米外的月球;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成功分离,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实现了中国人“嫦娥奔月”的梦想.
(1)探测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來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上,不能通过克服摩擦力做功来使其速度减小.
(2)无线电波传播速度是3×105km/s.探测器将获得的月球信息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约需要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图丙为“嫦娥三号”绕月飞行的轨道示意图,其中“嫦娥三号”的月球重力势能最大的位置是.(选填“近月点“或“远月点“)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与海试于2013年4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已系统地掌握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设计、建造和试验技术,实现了从跟踪模仿向自主集成、自主创新的转变,并跻身世界载人深潜先进国家行列.6月10日上午,“向阳红09号”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苏省江阴市码头起航,奔赴南海和太平洋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当地时间8月8号7时,“蛟龙”号在我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开展了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二航段首次应用下潜,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家王春生随“蛟龙”号下潜至最大深度5268米,成为我国大洋科考中第一位下潜的科学家.
(1)“蛟龙”号下潜至最大深度5268米时,海水对“蛟龙”号产生的压强是Pa(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项目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填出一项即可得分)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是吸收空气的热量来制造热水的装置.
空气能热水器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其中,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构成密闭系统,制冷剂在该密闭系统内循环,如图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
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迅速汽化.制冷剂汽化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量传递给冷水并发生液化.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储水箱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空气能热水器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能效比,它是指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与空气能热水器消耗的能量(W)的比值.
下表是某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参数.
消耗功率/w |
进水温度/℃ |
出水温度/℃ |
能效比 |
840 |
20 |
54 |
3.4 |
(1)制冷剂在中液化.
(2)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流经下列部件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是.
A.毛细管B.冷凝器 C.压缩机D.蒸发器
(3)水箱中的水温升高,其内能.
(4)制冷剂在循环过程中,其内能的增加的方式是.
A.只有做功
B.只有热传递
C.既有做功,又有热传递
D.既不是做功,又不是热传递
(5)该品牌空气能热水器正常工作1h可产生kg的热水.[c水=4.2×103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