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下面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尘网”指的是尘世的罗网,这里喻指庸俗污浊的官场。
B.“羁鸟”、“池鱼”本指“笼中鸟”和“池中鱼”,这里是作者自喻。
C.“尘杂” 指的是尘土杂物,这一句说的是陶渊明居住环境的整洁。
D.“樊笼”原指“鸟笼”,这里比喻仕途。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以其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使人悠然神往。
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两句是上下诗文的过渡,既总结了上文辞官归隐的原因,又为下文描写归田后的田园生活作引子。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两句是化用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之句,描写的是一幅太平景象。
D.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结,既回答了为什么津津乐道于茅舍草木、鸡鸣狗吠,又表达了作者回归田园后的愉悦心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总是”二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有人说“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是“神来之笔”,你是否也这样认为?请谈谈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1)、(2)题。
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中,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对这两篇咏梅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早梅》一诗在“炼字”上卓有成效:正是“昨夜一枝开”中的一个“一”字,方显“早梅”之“早”,如换为“数”字,则远不及此言为妙。
B.“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诗人使用极其朴素的语词进行直接描写,写出了“早梅”味香色泽的特点,同时还寄寓了诗人的生活感受。
C.“驿外断桥边”,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环境。因处在“驿外”和“断桥边”,虽花开而无人欣赏更无人栽培,故因“无主”而深感“寂寞”。
D.诗人陆游借“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里,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无限愁苦的情绪。

  E.在表现梅花顽强的生命力时,两篇作品都用环境作衬托:《早梅》借助的是万木冻折和深雪夜色,《卜算子》则借助了驿外断桥和风雨黄昏。
 
  (2)《卜算子》被公认为陆游的自喻之作。请结合你对陆游的了解,并与《早梅》作比较,谈谈《卜算子》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注:霜刃: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
  
这首诗着力刻画了一位“剑客”的形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秋日【明】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螀。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8.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作者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请作具体分析。
9.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阅读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