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 | 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 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
古代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包括()
① 封建土地国有制 ② 地主土地私有制 ③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④ 君主土地私有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
A 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 B 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
C 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 农民到市场出售农产品
1978年邓小平访日期间,曾经乘坐日本新干线的高速列车。在车上,一名日本记者采访他乘坐此车的感受,邓小平回答说: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更适合坐这个车了。“下列论断中最符合这句话含义的是 ( )
A.“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
B.“如果现在不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
C.“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致富不一样,社会主义国家的致富要达到共同富裕。” |
D.“实现四化,永不称霸。” |
邓小平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面对邓小平政治生活中的三度沉浮,我们最应该学习他()
A.不怕打击,愈挫愈勇的精神 | B.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重的崇高品德和博大胸怀 |
C.敢于斗争,坚持真理的精神 | D.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精神 |
1984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北京大学的游行队伍在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举出一幅“小平您好!”的横幅。这一横幅主要反映了民众 ( )①对邓小平的崇敬之情②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
③拥护改革开放政策④对祖国成立35周年的喜悦之情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