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
|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
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
| B.抑商、禁海 |
| C.重农抑商 |
| D.保护生态资源 |
某地农民在每月特定的日子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与古代的什么商贸
形式有渊源关系?
| A.夜市 | B.草市 | C.都会 | D.会馆 |
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
|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
|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
|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粉彩瓷装饰房子 |
图2所示装置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
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当时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 B.制瓷 | C.冶铁 | D.纺织 |
读图1此庙是为纪念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所建,它尊称李冰父子为“王”,
主要是由于李冰父子主持了 
| A.都江堰工程 | B.郑国渠工程 |
| C.井渠的创造 | D.黄河的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