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交点E0和E1为均衡点)。不考虑其他条件,与E0→E1反映的供求变化状况一致的是( )
| A.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土地供应减少,引起商品房供求变动 |
| B.汽油价格上调,钢材价格上涨,引起汽车供求波动 |
| C.“单独二胎”政策放开,母婴用品的供需发生变化 |
| D.京广高铁通车,航空公司缩减航线,该线路飞机票价调整 |
一些地方发现过“狼孩”、“熊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没有人的意识。这说明
①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②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 ③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④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
| A.①② | B.③④ |
| C.②④ | D.①④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这首诗告诉我们
|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 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
| C.在肯定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应看到相对静止的存在 |
| D.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
毛泽东说过,我们共产党内能有100多到200人真正学通了哲学,那么我们就能够打败帝国主义。毛泽东这一观点,我们应当这样理解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A.①④ | B.②④ |
| C.①③ | D.②③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
|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
|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
|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