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代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税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
| 1849 |
3281 |
77 |
969 |
23 |
0 |
0 |
4250 |
100 |
| 1885 |
3071 |
40 |
3923 |
51 |
714 |
9 |
7708 |
100 |
| 1911 |
4810 |
16 |
20441 |
69 |
4445 |
15 |
19696 |
100 |
①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
②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
③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
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是
| A.《长安城的落日》 | B.《宋代东京的辉煌》 | C.《汴河两岸》 | D.《坊墙倒塌以后》 |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脆弱性 | D.连续性 |
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 B.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 C.土地私有,自负盈亏 |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主要是说明
| A.唐朝的“市”有地域限制 | B.唐朝的“市”无时间限制 |
| C.唐朝城市商业发展迅速 | D.唐朝的“市”有时间限制 |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不包括
|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
|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
| C.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 |
| D.作为独立的经济单位,经常与外界发生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