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了( )
| A.广大农民深受封建思想影响拥护袁世凯称帝 |
| 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 |
| C.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
| D.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 A.西汉 | B.隋唐 | C.北宋 | D.南宋 |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 A.百家争鸣 | B.焚书坑儒 | C.独尊儒术 | D.崇儒尚佛 |
有观点认为“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下列言论中,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观点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簿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
| C.“曲民而伸君,曲君而伸天” |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政治哲学,主要是因为它倡导()
①“君权神授”②“大一统”③“民贵君轻”④“讲信修睦”
|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 B.荀子、孟子 |
| C.商鞅、孟子 | D.韩非子、董仲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