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1月20日,《大公报》刊载“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的征文启示,引起广泛关注,民众参与度大大超过预期。之后,共评出获奖文章16篇,其中主张君主立宪有11篇,倡导民主立宪有2篇,未明确表明态度的有3篇。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
B.近代报刊关注与读者互动交流 |
C.政府对民间言论包容程度有所提高 |
D.《大公报》具有君主立宪的政治倾向 |
19世纪晚期,俄国农村中阶级分化加剧,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俄国农村封建残余势力仍很强大 | B.俄国农业资本主义成分迅速增长 |
C.农奴制残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俄国出现了雇佣劳动力 |
下列对“二一九法令”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
B.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
C.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
D.使农民完全摆脱了土地的束缚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埃及而言,最重要的意义是
A.使埃及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
B.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变革 |
C.改革得到了英法等国的大力支持 |
D.开启了埃及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
阿里的统治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主要是因为 ①他连年发动对外战争 ②他统治十分残暴 ③他对文化教育进行改革 ④赋税负担异常繁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应是
A.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和设备 | B.工业革命的成果 |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