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态度没有根本性变化 |
B.反对霸权主义是中国当时突出的外交政策 |
C.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只是权宜之计 |
D.文革 “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
“南海I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2010年11月25日“南海I号”沉船遗址科学考察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已打捞出水的文物有金、银、铁、瓷等器物6000多件。专家认为,“南海I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① 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② 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 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 制瓷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①丝绸②纸张③瓷器④棉布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 B.制瓷 | C.耕种 | D.冶铁 |
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