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 A.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
|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
| 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
| D.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
山城重庆从偏远小城发展为今天的西部重镇,重庆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缩影之一。下列有关重庆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 A.十九世纪中期,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 |
| B.甲午战争后,日本利用在重庆通商的条件,深入中国内地侵略 |
| C.作为国民政府陪都,重庆是二战中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之一 |
| D.1945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的代表曾在此进行和平谈判 |
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回蒙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 ()
①封建制度的结束②共和观念的深入③民主平等的趋势④民族团结的重要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
|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 D.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
某同学创作了一部话剧,其中有这样的情节:《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议论纷纷。下面是该同学设计的四句台词,其中存在史实性错误的一句是()
|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
|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工厂,我们这些小工厂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
| C.这么多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
| D.听说小青年们有的去“东交民巷”使馆界去抗议了 |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这则材料节选自近代中国签订的一则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B.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
|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
|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