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二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问题:
(1)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从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从朱熹要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闪耀着分权制约光芒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思想及其实践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君主专制,但对封建君主专制多少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近代中国的分权思想来源于西方,雅典权力制约机制自梭伦改革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陪审法庭主要职能在于司法,但它同时也拥有一定的立法权。
——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
材料二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9世纪中叶,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和变形,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但也使讲求经世致用、注重社会实际的地方督抚大员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20世纪初立宪派主导的分权立宪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革新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政治进程,对清王朝的覆灭起了重要作用。
——据傅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分权的特点。 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权力制约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政府权力演变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 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百度网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哪些运作方式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传统?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因。列举英、德、美三国的史实说明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
(3)材料三中布什的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根据1787年宪法内容,分析美国人民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清人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要增长智慧,提高修养,认识社会,学习历史是非常重要的。请问答以下问题:
(1)2015年6月25日,《西安晚报》报道,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是来自西工大附中、考取658分的孙轶群;理科状元是来自铁一中、考取729分的霍柳蓉。材料中“状元”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什么选官制度?截止至1905年被废除,这种制度共使用了1300多年,它同时受到统治者和百姓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2)2012年12月18日,人民网报道,中共中央决定:胡春华同志兼任广东省委书记。这种地方领导人由中央任命的做法早在秦朝已经相当成熟了。请问①它来源于秦朝的什么制度?②为加强中央集权,汉、宋两代分别采取过什么措施,并简要评价其影响。③你认为,在一个民富国强的现代国家,其中央与地方关系应该具备什么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与和平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攻打中国的意见,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首相奏请维多利亚女王,女王同意对华宣战,鸦片战争爆发。
材料二偶然与必然
英国工业革命清政府禁烟运动
材料三太平天国与近代化
正方:“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反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对中国的近代化没有积极作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加以阐释。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3)依据材料三,你同意哪个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高级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令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意思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差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选举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古代希腊的“选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3)材料三中出现了古代东西方世界对“民主”一词赋予的不同含义,请指出它们的不同。
(4)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终都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和法国作为这两(种政体的代表有着各自的特点。根据所学,填写下表。
(5)小张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小王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