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鹰《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古代时期希腊人把专制政体看成带有非希腊特征的一套体制,即亚洲人习惯的王权形式。18世纪欧洲政治思想讨论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专制政体,孟德斯鸠是西方思想家中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体”的。20世纪50年代,视中华帝国为“专制政体”成为西方学界的流行观点。
随着工业革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包括“中国专制说”在内的西方学说,随着西方的商品,一同被输送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观点传入中国。谭嗣同在1896年完成的《仁学》中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对秦汉以下的中国政治持全盘否定态度。此后……都将从秦始皇开始到20世纪初延绵不绝的中国的政治体制一并视为专制政体。
—摘编自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9分)
(2)材料二中不同时期的西方人把中国(亚洲)描绘成专制政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6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专制说”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10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材料五: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的政策的目钓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一一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1)材料一中马歇尔声称“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的。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
材料三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乾隆在给马戛尔尼的复书中说出了这段非常著名的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所有尔使臣恳请,……皆不可行 。”乾隆还说:“……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和,断不可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帝对西方是何态度?
材料二 洋货十三行作为清代官设的对外贸易特许商﹐其职能是向海关承担代缴进出口洋船各项税饷﹐并代官府管理外商和执行外事任务。这是清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在长达一个半世纪里始终相沿未改。为了整顿洋行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行商的直接管理﹐清廷于干隆十年从广州二十多家行商中选择殷实者五家为保商﹐建立保商制度。保商的责任是承保外国商船到广州贸易和纳税等事﹐承销进口洋货﹐采办出口丝茶﹐为外商提供仓库住房﹐代雇通事工役。保商对于承保的外国商船货物因享有优先的权利﹐在其它分销货物的行商交不出进口货税时﹐保商必须先行垫付。凡外商有向官府交涉禀报的事﹐责令保商通事代为转递﹐并负责约束外商不法行为。外商一再投递呈词对保商制度表示不满﹐清廷则一直加以维护。
——摘自百度百科
(2)根据材料概括广州十三行贸易体系有何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马克思对鸦片战争影响的论述摘录: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与外界隔绝曾是保有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3)概括马克思的主要观点。(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8世纪的后一段时期,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已在历史上首次发展起来。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已在欧亚大陆一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大部分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18世纪末叶,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体积庞大的必需品的交换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大西洋贸易的情况尤其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为供应欧洲,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所以它们进口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包括谷物、鱼、布匹和金属产品。它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产品给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给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给运到欧洲。
(1)依据材料一,指出从1500年到18世纪末,世界之间的贸易有何变化?2分 结合所学分析贸易发展变化的原因。6分
材料二 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到19世纪,他们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他们还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成了全球的典范。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到19世纪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并控制世界的原因。8分
材料三 1931年12月11日,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根据本法,联合王国与当时仅有的白人占优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爱尔兰共和国和纽芬兰组成英联邦;自治领为独立和平等的主权国,共戴英王为国家元首。主权国议会与帝国议会平等,自治领议会具有废止或修正与英国法律相抵触的法律、命令、规则或规章的权力。凡未经自治领明确请求并得到其同意,英国议会无权代为立法。在对外事务上,规定自治领有独立的外交权,可派出及接受外交使团。除纽芬兰外,都可在国际联盟中派遣自己的代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英国与其自治领的关系有何变化,2分并分析其调整的原因。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渡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一一亚当·斯密《国富论》 (1776年)
材料二“大国之谜,当然述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调整。
(4)概括说出以上内容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