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两次拉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等就能实现“等效” |
B.同一组实验,两次拉橡皮条时不一定使节点到达同一位置 |
C.实验中,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测力计刻度 |
D.实验中,把橡皮条与绳套的节点拉到O点时,为了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两个测力计之间的夹角一定得取900 |
在描绘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
(由于灯泡电阻未知,先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档×1档粗测量,操作步骤正确,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该小灯泡的阻值大约是Ω
(有下列器材供选择:
A.电压表(0-3V,内阻约为10KΩ);B.电压表(0-15V,内阻约为20KΩ);
C.电流表(0-0.6A,内阻约为1Ω);D.电流表(0-3A,内阻约为0.4Ω);
E.滑动变阻器(10Ω,2A)
F.两节干电池(电压3V),还有电建,导线若干
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选择器材前面的字母)
③实验时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测量电压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在图乙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接成满足实验要求的测量电路。
④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已经描出了四个点,请把剩余的五组数据描出点,并画出小灯泡I-U特性曲线;根据图像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选择“增大”、“减小”或“不变”)。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g的重物自由下落,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O为纸带上第一个测量点,另选连续的四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测得OA、OB、OC、OD段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那么
(这四组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
(打点计时器打下连续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T=
③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乙同学用
.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甲”或“乙”)同学.
④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______.(填“能”或“不能”)
电池的内阻很小,不便于直接测量.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将一只2.5Ω的保护电阻R0与电池串联后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①按电路原理图把实物电路补画完整;
②实验中测定出了下列数据:
I/A |
0.10 |
0.15 |
0.17 |
0.23 |
0.25 |
0.30 |
U/V |
1.20 |
1.10 |
1.00 |
0.80 |
1.00 |
0.60 |
请根据数据在图2中坐标图上画出I-U图象.连线时,有一组数据是弃之不用的,原因是
③由I-U图象得出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为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应该采用下面所述方法中的___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代号)。
A.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让小车能够自由下滑 |
B.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让小车在橡皮条作用下开始运动 |
C.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给小车一初速度,让拖着纸带的小车匀速下滑 |
D.逐步调节木板的倾斜程度,让拖着纸带的小车自由下滑 |
(2)图乙是该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连接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橡皮筋恢复原长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 m/s2。
(1)在实验器材选择上,除了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铁架台、纸带夹和重物外,还需要选择下列哪些器材?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 C.弹簧秤 D.毫米刻度尺
E.天平及砝码 F.秒表
(2)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物,打出的某条纸带如上图所示,O是纸带静止时打出的点,A、B、C是选取的3个连续计时点,测出它们到O点的距离,利用给出的数据求出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vB=___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实验中选用的重物质量为1.00kg,重物在计数点O、B对应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J,动能的增加量ΔEk=J。(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根据所测量数据,还可以求出重物在计数点O、B对应的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平均阻力约为N(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该阻力的来源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