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做好各项工作,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只有沿着无限延伸的实践河流流淌,才能生生不息,奔腾向前。唯此,马克思主义才是可以用来切割现实硬物的“钻石”。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始终具有高度的历史自觉与理论自觉,通过重新审视自身的社会主义实践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不断为自己开辟着新的理论境界。因此,我们要把“老祖宗” 的话说对,要把“新话”说好,在实践中追求真理。
材料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我们应当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4-2007年我国粮食持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10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思想道德教育的加强。在现代社会,道德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道德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什么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4分)
(2)运用可持续发展伦理的相关知识,说明应怎样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6分)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近10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构建起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框架。中欧双方的了解与互信显著增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出现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良好势头。中欧之间增进互信,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带来重大影响。
(1)简要说明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分析说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1953年的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10万人选代表1人。在选举上的不同比例的规定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是实现更为平等和完全平等的选举所必需的过渡。
材料二2010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首次实现“同票同权”,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大举措。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采取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不同的选举方式。影响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怎样认识《选举法》的修正(同票同权)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普遍现象,提高劳动者“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材料二读图《全国企业内部分配现状》。


材料三国务院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2009年9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这也是中国政府首次对所有行业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三,谈谈各地政府应如何履行职能以更好地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