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 + HCl =" NaCl" + H2O
B、2FeCl3+Cu =2FeCl2+CuCl2
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A、_________,B、__________(选择“能”或“不能”);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及其电极反应式,电解质溶液:
负极材料________,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____________;
正极材料________,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现有A、B、C三种物质,均含同一种元素,一定条件下其转化关系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
(1)若A是短周期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形成的氢氧化物。
① 组成A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② 当A与D的溶液反应转移1.5 mol电子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A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A是常见金属单质,B的溶液为黄色,D的组成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比L层少1。
① 下列关于C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其溶液为无色 B.遇KSCN溶液变红色
C.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D.其溶液可用于吸收氯气
② B与HI溶液反应可生成C、E和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4分)现有 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 ,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 A、C 位于同一主 族 、A 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 、B、D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且 B、D 能形成 DB 2和 DB3两种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由 A、B、C、D 四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组成 、且具有漂白作用的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2)C 与 D 能形成化合物甲,写出化合物甲与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3)仅由 B、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乙常做供氧剂,写出乙的电子式,又知乙与DB2可进行反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元素E比B元素的原子序数小1,则E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稀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
①25℃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数;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②25口C时,2×l0mol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 (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25℃时,将20mL 0.10 mol CH3COOH溶液和20mL O.l mol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上图所示:
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_______c(SCN)(填“>”、“<”或“=”)
(2) 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_________。
(3)4×10molHF溶液与4×10mol·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电源B极是________极(填“正”或“负”)
(2)(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比为
(3)欲用(丙)装置给钢镀银,G应该是_______(填电极材料),电镀液选_______溶液
(4)电解一段时间后,加入何种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浓度,甲应加入_________乙应加入__________。
(5)室温下,若从电解开始到时间为t时,若(甲)中某一电极增重0.64g,(乙)溶液的体积为200mL,则(乙)溶液的pH为_________。

(1)用l体积SO2和3体积氧气混合,在450℃以上通过V2O5催化剂,发生如下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若此时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比为0.9:1,则SO2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
(2)在25℃时,有pH=m(m≤6)的盐酸L和pH="n" (n>8)的NaOH溶液L。二者混合恰好完全中和。问:若n+m=13时,则/=___________.
(3)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___处。
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