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和图乙示“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图丙示显微镜的结构,图丁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 ]__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 ]____________。
(4)显微镜下看到的图丁所示的细胞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在结构上区别是口腔上皮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时,利用带有软木塞的锥形瓶、清水、河泥、金鱼藻、小鱼等实验材料和用具,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四个相同的锥形瓶编号A、B、C、D,并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
③向A、B、C、D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一条,用软木塞塞住锥形瓶的瓶口;
④将A、B、C置于阳光下,D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实验装置如图,连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如下表:
锥形瓶编号 |
A |
B |
C |
D |
瓶中金鱼生存时间(天) |
3 |
11 |
25 |
2 |
请你利用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模拟的生态系统中,清水、阳光、温度、空气等属于 因素。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清水和河泥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属于__________ 。
(3)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可以进行 作用,释放氧气供金鱼呼吸。
(4)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与 和河泥有关。
(5)A中的小鱼在没有金鱼藻和河泥的情况下,还比D中的小鱼存活时间长,其原因主要是:D中的金鱼藻 。
下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 ,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2)油松与向日葵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 ,但向日葵的种子有 包被着,油松的种子是 的,没有 包被。
(3)肾蕨已经出现了 、 、 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 ,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小麦是我区主要农作物之一。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在播种小麦前常需要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满足种子萌发所必须的条件是 。
(2)将已发芽的小麦继续培养,用来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时,某小组同学将做好标记的小麦幼根培养几天后测量发现,相邻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最大的区域是下图中的 (填写图中字母);用放大镜观察幼根会发现,图中A区域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
(3)小麦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图是根据我区某地小麦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日均需水量绘制的直方图,可以判断小麦日均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 ,这一时期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
下图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请在“[ ]”内填数字,在“ ”上填文字)
(1)草履虫一般集中在培养液的 (表层、中间、底层);其氧气的进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 7 ] 完成。
(2)图中的结构[6] 具有运动作用,图中的[3]和[4]统称为 。
(3)食物由[ ]口沟进人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 10 ] 排出体外。经检测,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草履虫对 有一定的作用。
下面示意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a、b代表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
(1)物质b代表______;图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进出植物体的。
(2)过程[A]呼吸作用为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________。
(3)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过程[ ]______散失掉了。
(4)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_________的效率。
(5)当C过程大于A过程时,植物体内的物质得以______,并使植物体表现出______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