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仍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薄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诋、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到任。
B.诏书切。让:责备。
C.率子孙耕农为养。躬:亲自。
D.所犯无状,暴贤者。干:干预。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事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帝迎候而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亲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2)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侯问武,而收系张胜。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斜线不得超过6处)
今之所谓至繁,天下之事,关于其中,诉之者多而谒之者众,莫如中书与三司天下之事分于百官而中书听其治要郡县钱币制于转运使而三司受其会计。(选自苏轼《决壅蔽》)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
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治平中,入为国子监直讲。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时起居注虽日侍,而奏事必禀中书俟旨。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京师并河居人,盗凿汴堤以自广,或请令培筑复故,又按民庐侵官道者使撤之。二谋出自中人,既有诏矣。存曰:“此吾职也。”入言之。即日弛其役,都人欢呼相庆。有建议罢教畿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岁余,加资政殿学士、知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召为吏部尚书。时朝廷朋党之论浸炽,存为哲宗言:“人臣朋党,诚不可长,然或不察,则滥及善人。庆历中,或指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为党,赖仁宗圣明,不为所惑。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由是复与任事者戾,除知大名府,改知杭州。
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存至,以州吏受赇按:按照
B.而奏事必禀中书旨俟:等候
C.存与范纯仁欲其罪薄:减轻
D.至其所守,确不可夺:改变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存忠于职守的一组是()
①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
②存乞复唐贞观左右史执笔随宰相入殿故事
③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
④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
⑤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
⑥今日果有进此说者,愿陛下察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存从小喜欢读书,十二岁时就辞别亲人前往外地求学,他写的文章得到当地学术界
前辈的高度肯定,显示了出众的才华。
B.王存不因私人关系和官位而影响对政事的看法,王安石执政时多次邀请他去谈论政事,
意见不合,王存就推辞不再前往。
C.京城沿河居住的人家偷挖河堤来扩大住地,侵占官道,王存请求朝廷命令他们恢复大
堤原貌,撤离官道,受到百姓的欢迎。
D.面对朝廷愈演愈烈的朋党之论,王存进谏时引用历史事实,希望皇帝明察进言,不要

冤枉好人,却因此得罪了当时掌权的人。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
(2)神宗韪其言,听直前奏事,自存始也。
(3)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枝叶分离,自祖迁于零陵,遂家焉。盖少孤,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余间,学书疏,讲兵事。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①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而竟诛之,宜各尽心,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②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又图画盖形,四时祠祭。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选自《三国志·吴书十》)
注:①擿(tī):揭发。②厕:侧,旁边。
下列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凶难,辛苦备尝婴:缠绕、围绕
B.诸山越不宾:礼貌、礼仪
C.渐人事容:包容
D.山越怀附怀附:归顺、依附

以下各组句子中,总体上最能表现出黄盖“文治武功”的是()
①学书疏,讲兵事②南破山贼,北走董卓③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④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⑤建策火攻⑥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黄盖年幼之时便品尝到生活的艰辛困苦,早年就失去了祖父,遭遇凶险苦难,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胸怀大志。
B.黄盖年轻之际非常关心用兵打仗之事,在日后为东吴孙氏政权效力之时常常披甲上阵,深入惨烈的战场,可谓勇猛之将。
C.在山越之地常有叛乱之时,黄盖主动请缨治理山越之地,并最终以严格的治理之举实现了该地的稳定。
D.黄盖在赤壁之战中中箭落水,后被吴军韩当救起,才得以生还。后因战功显赫,被封为武锋中郎将。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
(2)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

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翻译
(1)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2)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对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盆浦口明年:第二年
B.问其人,长安倡女本:原来(是)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表原因的连词
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弹:畅快地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铮铮有京都声/苏子愀(选自苏轼的《赤壁赋》)
B.今漂沦憔悴,转徙江湖间/蜀道难,难上青天(选自李白的《蜀道难》)
C.夕始觉有迁谪意/虽不谓吾言为,而亦无词相答。(选自林觉民的《与妻书》)
D.因为长句,歌以赠/余扃牖而居,久能以足音辨人(选自归有光的《项脊轩》)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选自《诗经·邶风·静女》)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选自《诗经·卫风·氓》)
D.灭六国者,六国也。(选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