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总结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后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如图甲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      不变;乙实验中只有物质的      不同,其他因素必须控制同(例如烧杯的规格相同、水和沙的      相等、酒精灯加热方式相同等).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如图甲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物块B      反映出来的;乙实验中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用      (加热的时间/温度计的示数)来反映的.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物理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什么结论?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小李同学所在小组正确完成了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某物理小组在一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木板的质量m1; ②滑块的质量m2;③砝码的质量m3;④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________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
(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要测量一石块的密度。他按以下设计的步骤进行了实验: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V1
B.将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忽略细线的体积),并记下体积V2
C.将石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到已经调好的天平上测得了石块的质量m
(1)由图可知,该同学测得的石块质量为___________g,体积为__________cm3,由此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2)按此步骤测得石块的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原因是________ ___。
(3)步骤A中“适量的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