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将俗语补充完整。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 )小非君子,无( )不丈夫”,他们“将军( )上能跑马,宰相( )里能撑船”,能够善待周围一切人。
默写。
(1)刘禹锡的《秋词》:
, 。
, 。
(2)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
(3)《出师表》与《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意思一致的两句话是:“, 。”
(4)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古诗文中也有表达类似观点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
2. |
"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翻译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 |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 |
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 |
D.我独亡(亡:死亡)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 |
B.仁在其中矣其恕乎 |
C.与人恭而有礼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
D.如日月之食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