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20世纪50年代与20世纪末鲁尔区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钢铁工业能够得到发展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廉价                的竞争,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             工业和            工业迅速衰退。
(3)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4)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措施?(任答5点)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1年1月14日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8.5亿。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直接结果。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4)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这种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差异是以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A:②→③→④;B:③→⑤→⑥,填A或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图表示的是某些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将以下内容的字母代号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图内框中:

→、滥伐森林,滥垦草原
B、酸雨
C、过量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D、环境问题
E、水土流失
F、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G、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H、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
I、温室效应
J、土地荒漠化

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图中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2)a区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下图中的气候类型适合种植该粮食作物的气候类型有(填英文字母)。

(3)分析c、d两地区发展此农业地域类型的优越自然区位条件。

阅读下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可以判断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处于阶段。
(2)见漫画《不堪重负》反映出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解决该问题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3)解释说明下图城市景观对大城市气候可能造成的影响。

(4)图中城市功能区Ⅱ最有可能是区,理由是

(5)Ⅰ类功能区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下列关于该类功能区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流量大 ②人口密度较小 ③交通便捷 ④对外联系不便
⑤地租水平高 ⑥土地利用集约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