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美国是南、北美洲两个地理大国,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美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图甲 )与巴西地图( 图乙 )
材料二:美国经济高度发达,是全球名副其实的工业、农业和军事帝国。美国境内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从谷壁可以观察到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被誉为一部“活地质教科书”。
材料三:巴西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带,1990年至2000年, 由于人们在热带雨林地区开采矿产,砍伐森林,建立农场,巴西森林年平均减少量约为2.3万平方公里。
材料四:见表A.表B
表A. 美国与巴西制造业结构对比(%)
国家 |
制造业增加值构成 |
劳动密集型产业 |
技术密集型产业 |
资源密集型产业 |
||
食品饮料烟草 |
纺织 服装 |
机械和 运输设备 |
化工 |
农产品和 矿产品等 |
||
美国 |
100 |
12 |
5 |
33 |
13 |
37 |
巴西 |
100 |
14 |
10 |
25 |
11 |
40 |
表B. 美国与巴西商品出口结构对比(%)
国家 |
商品出口 |
食品 |
农业原材料 |
燃料 |
矿砂与金属 |
制成品 |
美国 |
100 |
12 |
3 |
3 |
3 |
79 |
巴西 |
100 |
30 |
4 |
1 |
11 |
54 |
(1)美国A所在地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其成因中除洋流因素外,还受 和 的影响。科罗拉多大峡谷两侧岩石主要是 岩,大峡谷形成中内力表现为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上升,外力表现为 作用。E海洋处洋流的性质是 。(10分)
(2)巴西亚马孙河的流向是 ,其成为最大河的最主要原因是 ,(只答一个最重要原因),流量季节变化 。 (6分)
(3)美国工业帝国的代表是钢铁,粮食帝国的代表是 ,军事帝国的代表是 。美国66号公路西段建设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4分)
(4)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全球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有哪些?为保护热带雨林,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
(5)根据表A.表B判断:与巴西比较,美国制造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与美国比较, 巴西商品出口结构中比重高的类别是 。
(10分)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阅读下面“世界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A、B两地降水的异同点。(3分)
(2)图中甲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出该流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4分)
(3)概述过度灌溉对甲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3分)
(10分)了解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地区“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图”,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优势。(2分)
(2)十年间,该区域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会产生什么影响?(3分)
(3)指出图示沿海地区发展粮食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4)近年来该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明显下降,试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
(10分)晋、陕、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由于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而被称为“乌金三角”,目前已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能源生产基地。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乌金三角”地区某城市工业结构及其变化图
(1)“乌金三角”地区作为我国“西电东送”北线的重要电力输出地,这里建设电站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2分)
(2)实施“西电东送”工程,把“乌金三角”地区的电力调往京津唐地区,会对电力输入地区带来哪些好处?(2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乌金三角”地区雨季的降水特点,并分析雨季时河流流量与含沙量的关系。(3分)
(4)根据材料三,简析该城市面临的节能减排的压力。(3分)
(10分)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2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3分)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年份(年) |
降水量(%) |
蒸发量(%) |
地表径流(%) |
地下径流(%) |
1960 |
100 |
40 |
12 |
48 |
2012 |
100 |
27 |
41 |
32 |
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3分)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2分)
【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霾是指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多而导致能见度小于l0千米的现象
材料二:山东省1961-2005年各月平均霾日分布图
(1)描述山东省霾日的季节分布规律。
(2)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山东省霾日较多季节霾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