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特大城市标准由原来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调整为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图甲是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乙是两城市人口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E、F两城相比,E城发展快的原因是( )
A.气候更优越 | B.地形更平坦 |
C.交通更便利 | D.农业基础更好 |
对于图乙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的曲线判断正确的和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城市规模扩大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
B.①废热排放多,城市出现“热岛”效应 |
C.②植物蒸腾减弱,城市云雾减少 |
D.②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 |
B.洪水期时,河流携带大量矿物质到河口,加剧咸潮危害 |
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 |
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 |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破坏有关 |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早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
D.围湖造田不会对局部陆地环境各要素产生影响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图中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①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②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
③沿岸洋流的影响④受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水补给为主 |
B.6、7月份水量最小,甚至断流 |
C.落差大,水能丰富 |
D.流速慢,含沙量小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的是()
A.下渗 | B.径流 |
C.蒸发 | D.水汽输送 |
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A.补充城市地下水 | B.减缓城市内涝 |
C.缓解城市缺水 |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
北大西洋暖流北上至北冰洋附近,因受冷而密度增加,于是下沉并向南回流,这保证了北大西洋暖流不至堵滞而能够持续北上。12800年前曾出现北大西洋北缘海水密度降低的一段时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该时段,欧洲西部较现在()
A.气温更高 | B.降水更少 |
C.冰川萎缩 | D.海面上升 |
可能造成该时段北大西洋北段海水密度降低的原因()
A.含水量较多的彗星坠入 |
B.高纬降温幅度大于中低纬 |
C.火山灰遮挡太阳辐射 |
D.更多河流注入此处海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