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通过实验对草酸(相对分子质量是90)进行如下研究。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常作干燥剂    ②浓NaOH溶液常用于吸收CO2气体
③无水硫酸铜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④氯化钯(PdCl2)溶液遇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准备】选用下列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实验I】检验草酸分解的产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分析
(1)按A→H→E→C
连接仪器
(2)关闭K,点燃A处酒精灯
H中    
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中产生黑色沉淀,气球鼓起
草酸分解生成了CO2、CO和H2O
①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C中气球的作用是    

 
【实验II】取9 g草酸进行实验,测定生成物的质量并确定草酸的组成。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及分析
(1)选择A、B、D、G装置组合进行实验
(2)鼓入过量的N2后,分别称量B、D、G的质量
(3)关闭K,点燃A、D处的酒精灯,至草酸完全分解
(4)熄灭A处酒精灯,通入过量的N2,熄灭D处酒精灯,再次分别称量B、D、G的质量
B装置增重1.8 g
D装置中固体
质量减少0.8 g
G装置增重4.4 g
①A、B、D、G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     →    →D
②向A中两次通入N2,其中
第二次的目的是    
③草酸的化学式是    
④反思:若用F代替B,则不能测定草酸的组成,其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刚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分析相关问题。请填空:
(1)他设计的四种实验方案,所需试剂如下:
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
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方案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
(2)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残液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物质。小刚取少量该残夜,分别盛在 A B 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取滤渣或滤液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A 试管滤出的滤渣洗涤后加入到稀盐酸中
有气泡产生
A 试管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是
B 试管得到的滤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试管滤出的滤渣的成分是

甲、乙两位同学发现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一些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 C u 2 ( O H ) 2 C O 3 ] 。他们依照钢铁生锈的研究方法设计如下实验(如右图所示):①将光亮铜片部分浸入蒸馏水中;②将光亮铜片究全浸入煮沸过的蒸馏水中;③将光亮铜片放在干燥的空气中。请回答:

(1)推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铜锈的是(填写序号)试管内的铜片。
(2)根据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填写"是"或"否")
(3)乙同学认为要弄清导致铜锈蚀的因素,还应该再补充一些实验。在补充的实验中,如果要改变的因素.则保持不变的因素是(选取"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填写)

小冉和小海两位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实验。小冉将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小海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1)小冉同学观察到的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海同学实验后发现试管内溶液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

(3)实验结束后,两名同学将反应后的剩余物同时倒入废液缸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废液仍然为无色。请你和两名同学一起对废液缸中废液的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问豫】废液中的溶质除指示剂外,还有什么?
【进行猜想】①两位同学一致认为溶质为CaCl2和NaCl:
②你认为溶质的组成还可能为
【实验验证】向废液中加入,出现现象。
【实验结论】说明猜想(填①或②)正确。
【实验反思】为减少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可采取的方法是
【拓展延伸】通过酚酞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说明NaOH已与盐酸完全反应,你认为还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不使用紫色石蕊试液和pH试纸)来证明NaOH确已完全反应。

A B C D 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 C 为金属单质, E 为非金属单质,右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请推断: B E
(2)右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 E 的原因是

(3)写出物质 C X 溶液中某种溶质反应有 A 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某研究型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浓硫酸处理费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 H 2
猜想2:可能是 S O 2
猜想3:可能是

【查阅资料】 S O 2 易溶于水,能与 N a O H 溶液反应生成 N a 2 S O 3 .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让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 A 中没有明显现象,装置 C 中的现象为,则猜想成立.
(2)如果装置 A 中的现象为,装置 C 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则猜想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 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思维拓展】
(1)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 S O 2 N a O H 溶液能否反应的装置(如图),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 S O 2 N a O H 溶液反应的结论,其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