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只要是中国人办的,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一般地民族工业是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百度百科)从符合“狭义的”、“一般地”两个条件看,下列属于民族工业的是
A.明朝松江暑袜店 | B.英商耶松船厂 |
C.轮船招商局 | D.上海发昌机器厂 |
1967-1974年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之一是对外援助数额庞大。经济援助、政治援助和军事援助等合计为1950-1967年的3倍多,1967-1970年,年均对外援助额高达20 亿元左右,1971-1974年,除1971年不算太高外,其他几年对外援助实际交付量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均超过6%。这一时期中国对外援助()
A.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
B.与中国工农业发展水平不符 |
C.改善了中美关系 |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
以下是一位同学根据现代中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制作的数轴(见图),其中C—D段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开展 |
C.八字方针的提出和实施 | D.土地改革的完成 |
下表为某一时期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单位:亿元)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项目 |
1949年 |
1957年 |
社会总产值 |
3.8 |
35.7 |
国民收入 |
1.9 |
14.3 |
工业总产值 |
1.7 |
19.1 |
农业总产值 |
2.1 |
5.0 |
社会商品零售额 |
2.8 |
17.1 |
①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②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
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④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10月4日“上午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10月13日“晚,看《共产党宣言》。”10月16日“看《共产党宣言》。”10月18日“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
A.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
B.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
C.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
D.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 |
1892年,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认为未来社会是实行共和制的大同社会;1913年7月他又发表文章说:“夫共和之立国……今所模欧师美者……但模仿其政俗之末,而失其道德之本,此其政俗所以在欧、美成功之效,而在我为败坏之由。”康有为的这一转变反映了()
A.“中体西用”影响仍存 | B.社会转型道德败坏 |
C.“尊孔复古”逆流兴起 | D.照搬西体舍本逐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