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 (边长 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
|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
|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出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
|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域制度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造成上述表中所列主要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重农抑商政策 B.儒家民本思想
C.手工业发达 D.农耕经济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C.宋词、唐诗、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