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 “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
①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②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 |
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 D.当时的纺织材料有麻和丝 |
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1948年国际局势的专稿,需要一组能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
B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
C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关贸总协定
D雅尔塔体系、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两部重要的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两部宪法最大的不同是
A.制定背景不同 | B.性质不同 |
C.具体内容不同 | D.颁布机构不同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政治制度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