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
下列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 B.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
C.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完成了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据下表提供的信息,确定学习主题,正确的是 ()
姓名 |
国籍 |
思想 |
作用 |
伏尔泰 |
法国 |
教皇是“两只脚的禽兽”;教士是“文明的恶棍” |
促进思想解放 促进社会进步 |
孟德斯鸠 |
三权分立 |
三权分立 |
A.文艺复兴 B.法国的启蒙运动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国大革命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成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实现“统一”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扩张 | B.东方的借鉴学习 |
C.正常的文化交流 | D.人才的流动 |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材料认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是()
A.满足了欧洲人对金银的渴望 | B.使得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
C.推动了欧洲小农经济的发展 | D.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