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贵族的等级制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
| C.周王——士——诸侯——卿大夫 | D.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
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家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维护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 | 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
| C.皇帝统辖百官治下的郡县制 | D.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
上课讨论时,一个学生的问题引起大家的争议:“为什么提出双百方针之后,又出现了文化大革命?”以下回答比较恰当的是
| A.双百方针的范围太小 | B.领导者未能遵守“实事求是” |
| C.文化“左倾”影响到政治 | D.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的必然结果 |
邓小平说:计划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才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下列各项中不符合邓小平观点的是( )
| A.苏俄新经济政策 | B.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 |
| C.中国沿海的开放 | 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美国著名政治学专家塞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重大变动,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作者旨在强调( )
| A.文明冲突替代了超级大国的争霸 | B.政治上的区别决定着文化区别 |
| C.各国文化差别明显影响政府决策 | D.多样化的文明之间互补和共融 |
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
| 年份 |
GNP总量(10亿美元) |
GNP增长率% |
失业率% |
| 1930 |
90.4 |
-12.3 |
8.7 |
| 1933 |
55.6 |
-4.1 |
24.9 |
| 1935 |
72.2 |
10.9 |
20.1 |
| 1938 |
84.7 |
-6.3 |
19.0 |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