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10分)
(1)用化学用语(即化学符号)填空:
两个氧原子: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          。
(3)等质量的①O2;②CO2;③CO;④SO2中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填序号)。
(4)如下图所示,“○”、“●”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可能是氧化物的是     

(5)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                ;乙转化成丙的文字表达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看图后回答:

① 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② 在时,B与C的溶解度相等;
③ 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④要从A、B、C的混合物中分离出C,最好用法。

(1)在家庭中煮开水,给冷水加热时,在沸腾前水中就出现气泡。原因是由于
(2)打开可乐瓶盖立即有气泡冒出,因为
(3)在20℃时,硝酸钠固体的溶解度是a g,在该温度下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或写出下列化学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1) 3个氧分子; (2)5个氯原子
(3)硫酸根离子;(4)体温计中的液体金属
(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6) Mg2+,其中 “ 2+”表示

化学研究的独特视角是从微粒角度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你从中可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

示例: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将原子序数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按周期表的排序排列而成的图示。

(1)13号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__关系密切。该13号元素与硫酸根(-2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17号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格,可得出“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自左向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的规律。请你再写出一条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