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自从中央提出厉行勤俭节约等“八项规定”、反对浪费的号召以来,民间发起了“光盘行动”,号召国人向好面子、穷摆阔“说不”。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
①要通过教育对落后文化予以改造和剔除
②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的冲击
③要对传统文化发起“移风易俗”的彻底革命
④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如果一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低,说明( )
①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②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中占的比重低③其生产力水平高,家庭收入高④说明该国家的消费结构不合理,生存资料的消费太少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当前,扩大农村消费,必须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归根到底要靠( )
A 转变农民消费观念
B 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
C 大力发展生产力
D 正确认识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据16个国内重点城市调查显示,与2008年春节相比,2009年春节居民节日消费会超过去年或与去年持平。回答下列问题居民节日消费会超过去年或与去年持平,从根本上讲是()
A.因为中国具有节日集中消费的习惯 |
B.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
C.由居民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
D.因为我国物价水平持续走低,居民购买力普遍提高 |
居民节日消费的巨大需求,带动了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这说明( )
A.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
B.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
C.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
全国劳模徐虎说:“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这说明:( )
A.金钱不是财富的象征 | B.金钱不是万能的 |
C.要反对拜金主义 | D.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
“洛阳纸贵”这个典故出自我国《晋书·文苑·左思传》,说的是晋朝有个叫左思的文人,构思十年,写成了名篇,于是洛阳城里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这一典故包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A 价值决定价格,左思的文章好,价值大,所以洛阳纸贵
B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左思的立意可读性强,所以洛阳纸贵
C 左思的文章和洛阳纸是互补商品,左思的文章好,所以洛阳纸贵
D 供求影响价格,想要传抄左思文章的人多,所以洛阳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