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就此,某校学生以“汉字听写大会能否拯救汉字文化危机”为辩题展开辩论。
正方观点:汉字听写大会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
其理由为:
①“经由专家的解析,人们对汉字、词语所承载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②“竞赛中的选词、命题、解释、评判,激发了参赛选手、文化名人与电视观众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③“在观看听写大会的过程中实现了全民的自我教育,不少人已将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
反方观点:汉字听写大会不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
其理由为:
①“把娱乐与文化混杂,往往只博得哄然一笑,而缺乏文化认识、文化诉求和对自己文化的热爱。”
②“参赛选手只局限于读写记忆,却无心品读其中的文化信息和传统经典,此活动难以承担文化重任。”
③“比赛中不少字词偏僻生冷,且反映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字词较少,缺乏时代感,影响狭隘。”
阅读材料,说明你赞同哪种观点?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材料摘自某大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一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少数大学生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
材料三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行,有的同学情愿意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1)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3)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调查,空调在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拥有率是43.9%,正是受我国空调市场巨大的消费需求空间和相对高利率的刺激,许多企业争相进入空调市场,致使整个行业生产规模近年来以30%---4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海尔、格力、美的等空调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科学管理和科技创新,开发静音空调、环保空调等,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利润。有的企业盲目跟风,不仅没有核心技术,而且管理混乱,濒临破产。
请联系材料,分析说明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生产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每年母亲节这天,康乃馨是最热销的花卉,价格从平时的每枝1元至2元涨到每枝8至10元。据了解,随着康乃馨价格的上涨,玫瑰花和百合花的销量也随之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抑制了康乃馨价格的无限上涨。
(1)同样的康乃馨,为什么在母亲节这天的价格要比平时高得多?
(2)抑制康乃馨价格无限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同样是种康乃馨,为什么各个花农所用的精力和时间不同,但价格是一样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北京车展4月21日—29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今年车展主题是“汽车让未来更美好”。车展将集中展示全球汽车工业在科技研发上的新成就,显示世界汽车工业在开发设计、节能环保、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和新突破,再次见证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成就。
(1)在车展上,某款新车厂商指导价12.98万元,李先生用12.5万元购买了该款车。这是的“12.98万元”和“12.5万元”执行的货币职能一样吗?请简单说明。
(2)货币在执行这些职能时所具有的特点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