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今年暑假以来,收看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几乎成了很多家庭的“必修课”, 甚至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汉字书写高潮。不同于总是喜欢引进国外版本的众多歌唱选秀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完全是原创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吸引观众的原因( )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文化活动,让人感受到汉字文化的魅力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0年10月11日,“雷锋传人”--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郭明义不是明星大腕,却因无私的大爱成为鞍山市希望工程形象大使、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郭明义爱心团队”,吸引了5800多名鞍钢干部、职工和普通市民加入。郭明义的事迹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价值选择
④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在青海玉树地震救灾中因舍己救人不幸牺牲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香港市民称他为“香港之子”,内地同胞赞他为“真的汉子”。这说明( )
| 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积极的驱动和导向作用 |
| 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 C.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 |
| D.个人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
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 B.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 C.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
| D.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
目前,海峡两岸虽未统一,但青海玉树大地震也引起了台湾同胞的高度关注。台湾方面表示愿意帮助青海玉树的救灾工作,特别是在慈善援助方面,更是连接了两岸的人心,“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亲人)的古训得到了事实印证。这告诉我们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真实性反映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要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在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1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从一场科技革命到“最糟糕的发明”说明了 (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③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