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Ⅰ表示盐酸滴加到0.1 mol/L某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该碱时最好选取酚酞作指示剂 |
B.图Ⅱ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 |
C.图Ⅲ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 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
D.图Ⅳ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盐酸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不同 |
B.乙醇、乙酸都能和金属钠反应 |
C.C2H6O只代表一种物质 |
D.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 |
下列物质无法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硫酸 | B.氯化镁 | C.溴 | D.氢氧化钠 |
已知:NH2COO-+2H2O HCO3-+NH3·H2O。现用两份氨基甲酸铵溶液在不同温度(T1和T2)下实验,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T1和T2的大小关系 |
B.T1℃时,第6min反应物转化率为6.25% |
C.T2℃时,0~6min ν(NH2COO-)=0.3mol·L-1·min-1 |
D.往平衡体系加水稀释,平衡右移,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减小 |
甲、乙是由同主族元素R、Z组成的两种单质,常温下能进行如下反应:甲+ 乙+ H2O —— HRO3 + HZ(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 | B.单质的氧化性:甲>乙 |
C.原子半径:R>Z | D.HRO3与HZ之计量数比为5:1 |
现将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CH3COOH、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图(已知:V1+V2="50" m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环境温度低于22℃ |
B.P点的混合溶液的pH=7 |
C.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M > N |
D.若将CH3COOH改为HCl,P点温度高于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