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16=2+3+2+2+2+5)。
鲁迅先生珍惜时间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有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的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间,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给文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
A、è lüè rú jī sì kě shì shì hào fèi
B、è liè rú jī shì kě shì shì hào fèi
C、è liè rú jī sì kě shì shì hào fèi
(2)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形容心情或要求迫切。( )
②日夜不停。 ( )
③没有任何原因。 ( )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
A、鲁迅很谦虚。
B、鲁迅不喝咖啡,别人喝咖啡时他在工作。
C、鲁迅抓住一切时间紧张工作。
(4)“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这句话的含义是( )
A、鲁迅反对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
B、时间就是生命。
C、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就是图财害命。
(5)用 “——”画出三、四段的中心句。
(6)认真阅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表示时间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一桶水倒在干沙堆上,水立刻无影无踪,沙子表面上却湿漉漉的,好像吸满了水。但是,抓一把湿沙子却挤不出一点儿水来。这是因为沙子并没有真正把水吸进去,而是让水顺着无数个缝隙流走了,这只能算“过水”。这样的沙子再经过风吹日晒,就会立刻干燥如故了。
而海绵呢,却与沙子不同。将一块海绵浸入水中,再拿吃来看时,它已经喝得饱饱的了,用手一捏,就可以挤出许多水来,可见海绵是吸到了水,并且储存了起来。
由此我想到了在学习上存在着与此相似的两种情况。有的同学读书很不认真,一翻就是几页,一目十行,只看字面,不动脑筋,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书本一撂,一无所获。这正是“沙子过水式”的学风。但是也有许多同学在看书学习中,不但做笔记,而且勤于思考,善于联想,由此及里,融会贯通,真正掌握了知识。这正是“海绵吸水式”的学风。
我们应该提倡“海绵吸水式”的学风,吸得进去,挤得出来,读了书就长了见识,增加了学问,而不像沙子过水似的看了一遍书却一无所获。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写出“沙子过水式”的学风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海绵吸水式”的学风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叙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主要叙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阅读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1)《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2)《静夜思》描写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色。()在正确的意思后面“√”
(1)诗中“疑”的意思是:
怀疑( ); 好像( ); 不能解决( )
(2)诗中“举”的意思是:
提出( ); 兴起( ); 抬起( )
(3)诗中“思”的意思是:
想办法( );思念( ); 希望( )
趣味标点。
标点符号在表达思想感情时,起着很大的作用,不同的理解,会有不同的点法。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穷秀才到朋友家串门,主人嫌他穷,不愿留他,但又不好明说。正在这时,下起了大雨,主人写了一张纸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没有点任何标点,穷秀才看完,拿起笔给这句话加上标点。主人一看只好留下了他。其实主人要说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课外品读。
一分钟
著名教育家班杰明曾经接到一个青年人的求教电话,并与那个渴望成功的青年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当那个青年人如约而至时,看到班杰明的房子()高大宽敞,()房间里却乱七八糟,狼籍一片。这景象令青年人颇感意外。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打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说着,他轻轻关上了房门。
很快,一分钟过去了,班杰明打开了房门,并热情地把青年人让进了客厅。青年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不但)摆放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还漾着微波。
没等青年人开口,班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干杯,你可以走了。”
青年人手持酒杯一下子愣住了,既尴尬(ɡān ɡà)又遗憾地说:“可是,我……我还没有向您请教呢……”
“眼前这些难道还不够吗?”班杰明一边微笑着,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轻言细语地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一分钟……”青年人若有所思,眉头紧锁。突然,他大声说,“我懂了,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 班杰明舒心地笑了。青年人把杯里的红酒一饮而尽,向班杰明连连道谢,开心地走了。
后来,青年人给班杰明写了一封信,感谢班杰明对他的教育。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里。
A.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B.形容整齐的样子,有秩序。()再读一读第2自然段,结合全文选择正确的意思,画“√”。
(1)班杰明的生活习惯不好,总是把房间搞得很乱。( )
(2)班杰明故意把房间弄乱,以此教育青年人。 ( )
(3)因为工作太忙了,班杰明没有时间收拾房间。 ( )“只要把握住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就把握住了理想的人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课外品读。
蝉喜欢唱歌,它出土之后不久,就开始在绿阴中临风高歌,没有一天中断。不断唱歌的是雄蝉。大自然没有赋予雌蝉歌唱的本领——雌蝉是天生的哑巴。
蝉跟别的昆虫一样,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左右有两个椭圆形的光亮的东西,是它的复眼。头顶中央有三个小圆点,排成三角形,是单眼。复眼里边,有一对细短的丝样的触角,头下面是嘴,像针一样,是根细管子,适于插进树皮吸收树汁。
胸部分成三个环节。背上披着两对像轻纱样的,膜质透明的翅膀。四翅形状相同,全有坚硬的翅膀。胸部下面的三对脚,全有爪,适于攀登树木。
腹部有八个环节。第一节紧贴胸部,不容易看出。雄的尾节有肛门和生殖器,雌的尾节,另外还有产卵管。
雄蝉的乐器——发声器,生在胸腹两部之间。发生器的主要构造是:(一)鼓膜,一对有皱纹,富有弹性的膜,这是最主要的发声器官,生在背面,外面有背瓣保护着;(二)镜膜,一对像眼镜似的白色薄膜,是调节声音用的,生在腹面,有腹瓣保护着;(三)共鸣室,一个大空室,生在中央,能使声音增大。
蝉鸣叫的时候,由牵连鼓膜的筋肉伸缩,振动鼓膜而发声;同时得到镜膜和共鸣室的反响,鸣声于是就大了。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说明的重点是 。
本文对蝉的发声器的说明顺序是 ,对鸣叫原理的说明顺序是 。
对第1自然段段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蝉喜欢唱歌引出雌雄的区别,为后文介绍发声器作铺垫。 |
| B.说明雌蝉是天生的哑巴,就可知雌蝉的身体构造中没有发声器,不至于对后面的介绍产生误会。 |
| C.这一段从人所共知的蝉的特点,引出人所不知的蝉的知识,可引人入胜。 |
| D.这一段是全文段的统领段,可以统领后面几段的说明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