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阿Q正传》。鲁迅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请你读一读下面的小故事,你会对鲁迅先生了解的更多。
鲁迅与理发师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1)给下面的多音字加拼音。
理发( ) 发( )现
穿着( )旧衣服 穿着( )随便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随便—— 惭愧——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又感受到了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阅读语段答题。
竹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干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尽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1.“息”字的解释有:①呼吸时呼出的气;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选第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选第种解释。
2.这段文字写了竹子的、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
3.作者从竹干、、、的用途写出竹子“全身是宝”。
4.用“”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5.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不知疲倦的人
陈景润是个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人。
当黎明来到之前,大地还是一片寂静的时候,陈景润住的小屋里已经响起朗读外语的声音;当曙光初照时,他床头已积起了许多数学演算手稿;上班铃声还未响呢,他已来到图书馆门口等待开门。
他每天进入图书馆,就沉浸在书海之中,忘掉一切。
有一次,已是中午时刻,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下班时间早已过了,管理人员大声问馆里是否有人,没有回答,管理员锁好门去吃午饭了。这时候陈景润才觉得要回去吃饭了,但他走到门口发现门反锁着,就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重新走回书库去看书。
每当夜幕降临之时,陈景润在灯下,不是写论文就是研究法文、德文的数学书籍,常常到深夜,他才踏着清亮的月光迈向宿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景润就是这样紧追着时间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高峰迈进。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孜孜不倦:
(2)夜幕降临:
2.第二至五自然段是按()顺序记叙()的事,表示顺序的词语是:()→()→()。
3.陈景润是个()的人。从哪些具体事例中可以看出他的这些特点?请简要回答。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哪些感想?
阅读语段答题。
海边的小女孩
辽阔的海滩上,潮水退了。一个拾贝壳的渔家小女孩,明亮的黑眸子搜寻着彩色的贝壳。
突然,她停住了脚步。——在脚下的沙滩上,一条银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
头上的太阳蒸发着泥洼里的海水,小鱼在干涸中痉挛。似乎听到了小鱼儿越来越响的哭声。
她目光停滞了,充满了怜悯。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了这条小鱼。小鱼在她手里蹦跳着。
她轻轻舒了一口气,直起腰,她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海边。小鱼儿被送进了大海。
小鱼儿欢快地冲进了大海的浪花里,好似奔向美丽的生活花园和它不能离开的奇妙的世界。
我看见:小女孩的黑眸子里闪出情感的色彩,她脸蛋上的那对圆圆的酒窝里盛满了甜蜜……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在文中找)。
(1)空旷、宽广,一望无边的样子。()
(2)形容举动十分慎重,一点不敢大意。()
2.按要求从文中找词句。
(1)描写小鱼被救前非常可怜:
(2)描写小鱼被救后非常快乐:
3.文中有三处对小女孩的目光进行了描写,请用“﹏”画出来。
4.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女孩?请写一句赞美小女孩的话。
课外提优
童年安徒生
19世纪初,安徒生出生在丹麦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小镇上。他父亲是一位鞋匠,母亲是佣人。
安徒生天性善良,虽然自己家境不好,但总是请求母亲多分一些食物给乞丐。他还常常照顾①没有地方可以去的小动物,母亲为孩子有颗善良的心而高兴。
安徒生的父亲没上几天学,却很喜欢读书,一有空就会念些儿歌。每当这时,他总是坐在父亲身旁,跟着摇头晃脑。
童年的安徒生②虽然生活苦了些,但是很快乐。可是好景不长,父亲去世了。母亲只好强忍泪水,独自挑起养家的担子。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母亲把安徒生送到学校念书。可安徒生对算术一点兴趣也没有,成绩非常的差。一天放学后,安徒生家庭作业没有做完就玩儿去了。母亲知道后非常难过,失望地对他说:“你为什么这样敷衍了事?难道你不明白家里的艰难?学习是为了你的将来。为什么你不明白我的苦心?”说着伤心地掉下眼泪来。安徒生知道错了,非常懊悔。从此他不再讨厌上学,功课也渐渐有了进步。
有一次,安徒生连夜写了一篇文章,自己越看越满意。他想,这次一定能得到芬凯洛太太的赞赏,她是个有学问的人。好不容易等到天亮,他立刻去敲芬凯洛太太的门。她家的仆人认为现在不应该打扰她,安徒生很生气,用无理的话顶撞了仆人。芬凯洛太太听到吵闹声,出来见了安徒生,看了他的文章。文章写得不错,可看到安徒生傲慢的态度,她说:“这样的文章,就让你如此满意吗?像你这样对自己已经很满意了,还会有进步吗?”安徒生起先有点不知所措,后来终于明白了她的用心。
以后,安徒生怀着谦虚的心广泛读书,不断写作,虽然常遭挫折,但从不灰心。最终,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法,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动人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童话之父。
(1)请把文中两处画“”的句意写成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母亲的“苦心”,“苦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芬凯洛太太的“用心”,“用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5自然段写了童年安徒生的________件事,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4)安徒生的作品除了文中所说的,你还读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其中你最喜欢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人物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在线
我六岁的时候,父母亲为了造就一个真正的小新凤霞,让我正式拜师学艺。师傅是一位身高近两米的黑脸大汉,往我面前一站,像一堵墙。“霜霜,鞠躬,叫师傅,以后每星期跟着师傅练三次毯子功。”母亲一反平常对我溺爱娇宠的态度,绷着脸对我说。
于是,我的舞台从床上转移到了铺着练功毯的院子里。
全家人都惊讶地发现,我这个被宠坏了的小公主,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狠劲儿。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我自己倒从没叫过苦、喊过疼——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溺爱( ) 转移( ) 惊讶( ) 柔弱( )
(2)先用“”把第1、2自然段中的两个比喻句画出来,然后说说它们的本体、喻体和作用。
①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2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最后一句的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的哪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了课文中的小新凤霞练戏的经过,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