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对应的表述均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17.6 g硫化亚铁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 ΔH=-95.6 kJ·mol-1 |
B.稀醋酸与0.1 mol·L-1 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
C.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5 kJ·mol-1 |
D.已知2C(s)+O2(g)=2CO(g)ΔH=-221 kJ·mol-1,则可知C的燃烧热ΔH=-110.5 kJ·mol-1 |
向仅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这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消耗氯气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段III代表Fe2+的变化情况 |
B.线段I代表Br-的变化情况 |
C.a值等于6 |
D.原混合溶液中![]() |
某溶液中含有下列六种离子:①HCO3-②SO32-③Na+④CO32-⑤NH4+⑥NO3-,向其中加入一定量Na2O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A.只有⑥ | B.④⑥ | C.③④⑥ | D.①②⑤ |
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一定有Fe3+ |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不用其他试剂无法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
B.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
C.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
D.硫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
关于反应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向浓度都为0.1mol·L-1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通入CO2,NaOH首先反应 |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NH4+首先反应 |
C.向浓度都为0.1mol·L-1的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CuCl2首先反应 |
D.向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首先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