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展开对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的研究。
实验Ⅰ:制取NaClO2晶体
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现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③的作用是 。
(2)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 。
装置④中制备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蒸发结晶;
②趁热过滤;
③ ;
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Ⅱ: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 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在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加蒸馏水至250mL
(已知:ClO2- + 4I- + 4H+ = 2H2O + 2I2 + Cl-);
②移取25.00 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滴定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V mL(已知:I2 + 2S2O32- = 2I- + S4O62-)。
(4)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
(5)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
(6)在滴定操作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稀盐酸与铝发生反应,要生成3.36L氢气(标准状况),需消耗铝g;反应过程中转移mol电子。
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下图是电解污水装置示意图。
(1)根据污水净化原理写出阳极和阴极的电极反应: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最后底层积聚的一层沉渣是如何沉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些悬浮物是怎样形成浮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可以用稀硝酸来溶解样品,也可以用双氧水和稀盐酸溶解样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假设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硝酸、双氧水和盐酸反应。
①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铜与双氧水、盐酸的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2 mol的H2O2参加反应,则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
③用双氧水和稀盐酸溶解样品与用稀硝酸溶解样品相比较,哪种更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称取样品的质量为a g,用足量的双氧水溶解后,剩余残渣经过洗涤干燥称得质量是b g,
则样品中含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实验室通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浓盐酸还可以和氯酸钾发生反应制取氯气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氯气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性。
古代的炼金术士们认为通过高温炼制可将某些廉价的金属转化为贵重金属银或金,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貌似黄金的“药金”。操作方法是将炉甘石(含ZnCO3)、赤铜(含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已知多数碳酸盐受热分解为两种氧化物。
(1)写出上述制取“药金”过程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根据现代化学观点,你认为“通过高温炼制可将某些廉价的金属转化为贵重金属银或金”的想法可以实现吗?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社会中还不时有人被用“药金”制成的“金元宝”、“金首饰”等欺骗而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是你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来确定它是假的“金元宝”、“金首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