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 平原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 平原地区。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地区 |
土壤类型 |
耕地类型 |
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较) |
甲 |
|
旱地 |
|
乙 |
|
|
|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优势、劣势:
优势: 。
劣势: 。
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
(3)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 。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19日,有190多个国家参与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经历复杂曲折的协商后,发表了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题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 1979年和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盖面积的卫星照片(下图)。
材料三下表为2005年各国GDP与碳排量情况(部分)。
(碳均GDP指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水平)
(1)与1979年相比,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盖面积__ _(变小或变大),这种变化将导致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_ ___(减少或增多),从而进一步造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
(2)极冰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图瓦卢、马尔代夫等国家面临“灭顶”之灾。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看,工业化国家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做法,违背了权利的观念、_____的观念和______的观念。
(3)根据材料三,2020年四国的碳均GDP指标将______(上升或下降),四国的碳均GDP数值最低的将可能是__ ____。
(4)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碳均GDP的差距,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
左图是某国局部地形图,右图是N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描述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2)M河的主汛期出现在季节,原因是
。
(3)图示流域与黄河上游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 。图示地区成为该国炼铝工业和化学等工业聚集区的主要原因是。
(4)图示河流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河流治理,最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4分)
从1993年开始,我国逐步成为世界最主要石油进口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我国石油(原油)资源区域间的流动是区域资源调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材料一:图是我国各区域石油资源平衡类型图。
材料二:图是我国石油资源流场分布图。
材料三:2008年12月国家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珠三角要集约发展石化产业,集中力量在深水港口条件好、环境承栽能力相对较大的沿海地区,……,力争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在我国石油资源平衡类型中,石油资源生产省区一般属于的类型,而石油资源的消费省区则属于的类型。
(2)当前,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是()(多选)
A.铁路运输 | B.管道运输 | C.海洋运输 | D.公路运输E.航空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