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 .丙处物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2)写出图中各点的地质构造类型:
甲 ,乙 ,丁 。
(3)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 地找到地下水。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若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9月14日中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开始动工建设。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东经111°03′,北纬19°20′至北纬20°10′之间,东、南、北三面临海。海南航天发射场是中国在低纬度滨海地区建设的首个航天发射场。下图为我国西昌和文昌卫星发射场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图。
(1)试分析西昌航天发射场的优越条件。
(2)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说明我国在海南省文昌市选址建设航天发射场的理由。
(3)试分析我国在海南建设发射场的重要意义。
读银河系简图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共包含有______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ABCD四个位置中,淮阴昼夜长短变化最快是在________位置,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认识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18分)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
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
⑥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⑩_________。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作用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