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平部分国民党员于1931年9月19日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也提出“立泯派系之见,共赴国难”。这说明

A.国难当头使民族矛盾激化 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
C.中共统一战线政策被接受 D.国共内战受到一定遏制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多元力量参与
③五四运动是工、商、学各阶层努力的结果
④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A 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