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
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等同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
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
D.美国宪政的建立基础是政府采取强硬的铁血政策 |
神学家阿奎那认为,统治宇宙万物的只有一个上帝,蜜蜂也只有一个王,因此国家由一个君主来治理,才是最好的政体,也才最符合上帝的本意。这说明他( )
①主张“君权神圣”
②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
③认为国王与上帝同等重要
④认为君主是秉承上帝意愿的统治者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英国出现了有关“王在法上”还是“法在王上”的争论,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英国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
B.封建统治者与资产阶级、新贵族之间的矛盾 |
C.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矛盾 |
D.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之间的权利纠纷 |
被称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教皇是( )
A.尼古拉一世 | B.格里高利七世 |
C.英诺森三世 | D.卜尼法斯八世 |
“教皇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这是流传于中世纪欧洲的关于教会与国王关系的一句谚语,这体现了( )
A.教权高于王权 |
B.王权与教权平等 |
C.王权高于教权 |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
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一诗:“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了( )
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 |
B.孙中山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C.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 |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