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19世纪末,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对此思考的结论是

A.“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是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

“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南宋的文天祥就是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历史学家波普尔说:“总之,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都有权作出自己的解释”。作者试图强调

A.对历史的解释可以随心所欲 B.研究统一的历史规律没有意义
C.历史不能复原,故无法证伪 D.历史研究应体现鲜明时代特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