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这一措施( )
①促使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性质的变化
②能缓解农村经济融资难,促进农民增收
③能完善农村经济制度,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
④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恩格尔系数的关键举措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草根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10个雇员以下)、城乡个体工商户业者和农户为主体,广泛存在于区县、街道、社区、乡村,“是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草根经济”发展与活跃,是因为它
| A.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 C.解决了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 D.符合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 |
2013年1月以来,北京、浙江等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浙江省由1310元调整为1470元。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带来的影响是
①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增强②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③政府财政支出增加④企业盈利减少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衣物是否“物有所值”。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
①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②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
③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④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从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 A.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B.要避免盲从,讲究实惠 |
| C.精神消费可以取代物质消费 | D.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
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 A.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增加 |
| B.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
| C.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
| D.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高速公路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